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政務公開>政府信息公開目錄>政策文件
>
其他文件
- [ 索引號 ]
- 115002227398230135/2025-00169
- [ 發文字號 ]
- 綦江府辦發〔2025〕21號
- [ 主題分類 ]
- 其他
- [ 體裁分類 ]
- 公文
- [ 發布機構 ]
- 綦江區政府辦公室
- [ 有效性 ]
- [ 成文日期 ]
- 2025-09-08
- [ 發布日期 ]
- 2025-09-15
重慶市綦江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綦江區提升農村飲水質量專項行動實施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
各街道辦事處、各鎮人民政府,各相關部門,有關單位:
《綦江區提升農村飲水質量專項行動實施方案(2025—2027年)》經區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
?
???????????????????????????重慶市綦江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5年9月8日
(此件公開發布)
?
?
綦江區提升農村飲水質量專項行動實施方案
(2025—2027年)
?
為加快提升我區農村飲水保障能力和水平,推動農村飲水高質量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依據《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重慶市提升農村飲水質量專項行動方案(2025—2027)的通知》(渝府辦發〔2025〕24號)精神,結合我區實際,特制定本專項行動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城鄉融合、分類施策、建管并重的原則,統籌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集中供水規模化、小型供水規范化建設,全面推行農村飲水縣域統管,提升農村飲水保障服務能力,確保農村居民長期穩定喝上“放心水”。到2027年底,有效解決特殊干旱年份整村連片缺水問題,基本解決抗風險能力較弱的農村地區飲水問題,大幅提升農村飲水質量,惠及農村人口68.5萬人。特殊年份因旱缺水人口控制在2‰以內,重點水源工程覆蓋率達92%,規模化水廠覆蓋率達90%,自來水普及率達95%,規模化水廠在線監測率100%,全面實現農村供水工程縣域統管。
二、重點任務
按照“系統規劃、分步實施、分類施策”原則,繪就農村供水規劃建設“一張圖”,著力構建城鄉供水“一張網”、逐步實現供水監管“一張屏”。實施水源連通,因地制宜開展規模化供水工程和小型集中供水工程規范化建設與改造,實施規模化水廠水質在線監測和農村供水工程縣域統管。
(一)水源提升行動。結合綦江水網建設規劃和渝南水塔建設,在水資源豐富且制約性相對較小的區域,堅持宜大則大、宜中則中、宜小則小的原則規劃水源提升工程,形成“多點支撐、調蓄自如”的水資源配置布局。綜合采取優質水源置換、新建蓄引提(調)水工程、水源連通等措施,著力解決水源調蓄調配能力不足、易旱區域季節性缺水等問題。全區2025—2027年規劃實施水源提升工程17處(含新建及整治水源工程)。
(二)水廠提升行動。堅持“大水廠、大管網、大供區”,重點實施改擴建或新建一批規模化水廠。在規模化供水無法覆蓋的區域,推進小型集中供水工程規范化建設和改造,進一步優化農村供水工程布局,提升供水保障能力。全區2025—2027年規劃實施水廠提升工程17處。
(三)管網提升行動。合理布設輸配水管網及附屬設施,加快老舊供水管網改造,著力解決管網輸配水能力不足、老化破損等問題。加快城鎮及規模化水廠管網延伸,強化水源至水廠之間、水源與水源之間、水廠與水廠之間的管網連通。全區2025—2027年新建提水泵站52座,建設管網長度2036.99公里。
(四)水質提升行動。健全從源頭到龍頭的水質安全保障體系,著力解決水源水質不穩定、凈化消毒設施設備不完善、制水工藝落后等問題;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全面劃定保護區,強化飲用水水源地保護與監督管理;配套完善集中供水工程凈化消毒設施設備,加強衛生管理,凈化消毒設施設備、供水管網等材料和設備必須具備涉水產品衛生許可。加強水質監測能力建設,強化水質監測結果共享和供水水質污染聯防聯控工作機制。生態環境部門強化水源地水質監測,疾控部門開展出廠水、管網末梢水監督檢測,水行政主管部門加強水質巡檢、抽檢,規模化水廠全面水質自檢,積極推進集中供水工程在線監測。全區2025—2027年劃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2處,配套完善集中供水工程凈化設施設備17套、新增或更換消毒設施設備17套,區水利局整合資源與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聯建水質檢測實驗室。
(五)數字能力提升行動。按照數字重慶“1361”整體架構,在數字水利應用場景中承接貫通從源頭到龍頭的農村飲水數字化監管體系,著力解決農村供水工程態勢感知能力不足、監管服務效能不高等問題。承接貫通“政務·農村供水保障”子應用,基于IRS數據系統橫向打通生態環境、應急、氣象、疾控等相關部門數據通道,通過三級數字化城市運行和治理中心縱向貫通市、區、鎮(街)“政務農村供水保障”子應用,基本實現農村飲水問題處置數字化多跨協同。配置集中供水工程在線監測設備,規模化水廠全面實現在線監測。
(六)管理能力提升行動。按照“建管并重”原則和“政府監管、企業化運營、專業化管理、社會化服務”總體目標,全面推進縣域統管,建立相對統一的農村供水管理體制,著力解決農村供水管理專業化程度不高、長效管護機制不健全等問題。按照體系布局完善、設施集約安全、管護規范專業、服務優質高效的標準,推進農村供水工程標準化管理,積極推進縣域農村飲水安全標準化建設達標創建。2027年全面實現農村供水縣域統管,規模化供水工程全面實現標準化管理,3處千人供水工程實現標準化管理。
(七)應急能力提升行動。建立健全風險防控處置機制,提升農村飲水風險事件“四預”能力,著力解決應對自然災害能力不足等問題,筑牢飲水安全保障防線。加快應急備用水源建設,逐步完善農村供水工程平急兩用應急保障體系。健全農村飲水風險防控與處置預案體系,依托“區治理中心”平臺,健全“風險防控—問題發現—調查處置—事態管控—應急保障—復盤警示”全鏈條工作體系和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強化干旱缺水、管道凍堵、水質污染等風險防控,持續提升農村供水保障“四預”能力;健全干旱缺水、水質污染等風險防控、處置全鏈條工作體系和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全區2025—2027年,實施農村供水應急能力提升項目10個。
三、工作措施
(一)強化項目推進機制。堅持民生導向,充分征求并尊重鎮(街)、村社和群眾意見,聚焦農村飲水薄弱環節,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運營農村供水工程。區水利局充分發揮行業主管部門職責,牽頭做好提升農村飲水專項行動實施的統籌協調和調度工作;建立專項行動建設項目清單,按照急用先行的原則,分年度有序實施;鎮(街)做好項目實施的施工環境保障工作;農村供水企業承擔農村飲水項目建設管理任務,一體化推進農村飲水“投、建、管、服”相關工作。區級相關部門加大支持力度,建立項目聯合審查制度和審批綠色通道,切實推進項目前期工作。
(二)建立縣域統管機制。加快推進農村飲水縣域統管工作,區水利局切實履行水利行業監管責任,做好縣域統管組織協調和監督實施工作。重慶市綦南給排水有限公司作為供水工程運營管理主體,承擔水質安全主體責任,實現農村集中供水工程專業化管護全覆蓋,承擔所屬農村供水工程運行管護直接責任,負責制定工程運行管護制度,嚴格執行行業主管部門制定的管理制度和服務標準,實行從水源到用戶專業化、標準化運行管護。鎮(街)、村(居)承擔農村飲水屬地管理責任,協同做好縣域統管工作。
(三)完善有償供水機制。加快完善供水計量設施,全面推進有償供水。遵循“補償成本、合理收益、優質優價、公平負擔”的原則,建立健全供水企業成本監審與水價動態調整機制。規模化供水工程的水價實行由政府定價,小型集中供水工程的水價可實行政府指導定價、群眾“一事一議”定價等多種方式確定,以合理的水價機制推動農村供水投融資改革,促進農村供水縣域統管和供水工程可持續運營。試點使用智能水表、線上水量查詢及水費收繳,持續完善和優化水費計收方式,增強水費計收透明度和便民度,提高水費收繳率。
(四)優化資金補貼機制。結合綦江區農村供水縣域統管實施方案和提升農村飲水質量專項行動,因地制宜,依法依規建立補償機制。區財政統籌整合上級資金及區級預算,安排用于農村供水工程維修養護補貼、水價補貼、水質監測等。
(五)完善企業考核機制。優化國有供水企業現行考核機制,建立資產運營管理和行業監督管理跨部門協作考核機制,兼顧企業運營經濟效益指標及飲水安全社會效益指標,突出國有供水企業保障農村居民供水的社會責任和市場服務職能,結合水價形成機制和財政補貼政策,激勵國有企業主動介入和拓展農村供水市場,推進城鄉供水融合發展,不斷提升農村供水保障服務質量。
?四、組織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區政府為提升農村飲水質量專項行動實施的責任主體,負責建立健全提升農村飲水質量專項行動統籌協調機制,區政府主要領導定期調度提升農村飲水質量專項行動開展情況。成立以區政府分管領導為組長的工作專班,區發展改革委、區財政局、區水利局、城市發展集團等為工作專班成員單位,負責推進提升農村飲水質量專項行動工作,協調解決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堵點問題,適時開展工作進展督促檢查和組織實施工作評價。
(二)健全責任體系。建立區級統籌、部門負責、鎮(街)村協同、企業抓落實的工作責任體系。區水利局發揮好牽頭作用,統籌組織實施,加強工作指導,有力有序推進專項行動實施。區發展改革委負責建立項目審批綠色通道,指導做好項目前期工作,積極支持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用于項目建設,指導做好農村供水價格管理工作。區財政局會同有關部門統籌市級及以上財政獎補資金,指導做好債券發行工作,加強預算執行監管。區規劃自然資源局負責將專項規劃和重要項目統籌納入同級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保障項目用地需求。區生態環境局負責指導做好飲用水水源地規劃選址和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加強水源地環境保護和監管。區城市管理局指導做好城市水廠供水管網向農村延伸工作。區衛生健康委負責指導做好供水水質衛生監測等工作。區鄉村振興局負責指導將符合專項行動條件的項目納入鄉村振興建設項目庫。
(三)強化資金保障。堅持政府和市場兩手發力,充分發揮公共財政引導作用,統籌整合水利、鄉村振興、專項債券等財政資金傾斜支持專項行動項目建設;用好用活國家金融支持水利高質量發展政策,深化農村供水領域政—銀—企合作,積極吸引銀行信貸和社會資本投入。區水利局會同區發展改革委、區財政局、城市發展集團積極研究專項債等資金政策,積極策劃包裝項目,打捆申報專項債等各類資金。優先推進易旱區域供水工程建設。
(四)嚴格監督評價。將專項行動實施情況納入分管副區長定期調度內容,定期開展督查檢查,確保項目按時、按質、按量完成。對項目推進不力、資金使用不規范等問題,嚴肅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
附件:1.主要目標指標表
2.主要任務清單
3.分年任務表
4.名詞解釋
?
?
?
?
?
附件1
?
主要目標指標表
?
序號 |
指標名稱 |
單位 |
目標指標 | ||
2025年 |
2026年 |
2027年 | |||
1 |
重點水源工程覆蓋率 |
% |
52.4 |
72.7 |
95.0 |
2 |
農村規模化水廠覆蓋率 |
% |
61.0 |
76.3 |
96.0 |
3 |
農村自來水普及率 |
% |
91.5 |
93.4 |
95.0 |
4 |
規模化水廠在線監測率 |
% |
66.7 |
82.6 |
100 |
5 |
縣域統管率 |
% |
51.53 |
57 |
100 |
6 |
規模化水廠及千人供水工程應急備用水源配備率 |
% |
22.53 |
45.5 |
88.9 |
?
?
?
?
附件2
?
主要任務清單
?
序號 |
區縣 |
建設水源工程數量(處) |
建設水廠工程數量(處) |
建設管網長度(公里) |
劃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數量(處) |
配備凈化消毒設施設備數量(套) |
配置集中供水工程在線監測設備數量(處) |
新增標準化管理工程數量(處) |
實施應急能力提升工程數量(處) |
1 |
綦江區 |
17 |
17 |
2036.99 |
2 |
17 |
25 |
17 |
10 |
?
?
?
?
?
?
?
?
附件3
?
分年任務表
?
序號 |
行動名稱 |
分年任務 | ||
2025年 |
2026年 |
2027年 | ||
1 |
水源提升行動 |
整治石角鎮劉羅村梨樹溝水源工程、劉羅村香樟溝水源工程、福祿村冒火山水源工程,共3處。 |
整治文龍街道太公村核桃樹水源工程;整治中峰鎮板橋村鴛鴦溝水源工程、板橋村敖家崗水源工程、新莊村河壩水源工程、龍山村龍井坪黃樹云彎彎水源工程;整治通惠街道共同村馬龍縣水源工程、共同村饒家塘水源工程、亭和村干大丘水源工程,共8處。 |
整治石壕鎮皂泥村皂泥水源工程、萬龍村李公壩水源工程;整治三角鎮后壩村沱丘水源工程、望石村大淌山水源工程、石盤村芹菜溝水源工程;整治篆塘鎮民豐村竹林灣水源工程,共6處。 |
2 |
水廠提升行動 |
擴建橫山鎮堰壩塘水廠、永新鎮永新場鎮水廠、郭扶鎮高青場鎮水廠、郭扶鎮高廟龍泉水廠,共計4座。 |
擴建永新鎮八景片區水廠、三江街道照貴水廠、三角鎮樂升坪水廠;新建永新鎮紫荊場鎮水廠、永新鎮羅家場鎮水廠、永新鎮三溪水廠、中峰鎮中峰場鎮水廠,丁山鎮丁山場鎮水廠、共計8座。 |
擴建打通鎮打通水廠、打通鎮大羅水廠;新建東溪鎮新民水廠、郭扶鎮梅子橋水廠、石壕鎮響水水廠,共計5座。 |
3 |
管網提升行動 |
建設輸水管道17.42公里、配水管道264.35公里。 |
建設輸水管道82.15公里、配水管道1014.42公里。 |
建設輸水管網62.27公里、配水管網596.39公里。 |
4 |
水質提升行動 |
配套完善集中供水工程凈化設施4套、消毒設備4套。 |
配套完善集中供水工程凈化設施7套、消毒設備7套。 |
劃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2處,配套完善集中供水工程凈化設施6套、消毒設備6套。 |
5 |
數字能力提升行動 |
完成堰壩塘水廠、桐椏村水廠、白云片區水廠、高廟龍泉水廠、永新場鎮水廠、高青場鎮水廠,共6處水廠配置在線監測設備。 |
完成福祿水廠、照貴水廠、樂升坪水廠、紫荊場鎮水廠、羅家場鎮水廠、三溪水廠、八景片區水廠、中峰場鎮水廠,丁山場鎮水廠共9處水廠,配置在線監測設備。 |
完成打通水廠、大羅水廠、新民水廠、梅子橋水廠、響水水廠、新民片區水廠、梨園水廠、萬隆場鎮水廠、號房水廠、小灣水廠共10處水廠工程配置在線監測設備。 |
6 |
管理能力提升行動 |
實現縣域統管,新增標準化管理工程4處。 |
新增標準化管理工程7處。 |
新增標準化管理工程6處。 |
7 |
應急能力提升行動 |
4處農村供水工程增加應急備用水源。 |
2處農村供水工程增加應急備用水源。 |
4處農村供水工程增加應急備用水源。 |
?
?
附件4
?
名詞解釋
?
1.城鄉供水一體化:根據《村鎮供水工程技術規范》(GB /T43824—2024),城鄉供水一體化是指實施城鄉供水資源整合,對城市和農村供水實行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理、統一服務,實現城鄉供水同標準、同質量、同服務。本方案結合重慶市實際,重慶市城鄉供水一體化包含城市水廠、農村規模化水廠、規范化小型供水工程。
2.集中供水工程:指從水源集中取水,經凈化和消毒后,通過配水管網輸送到用戶或集中供水點,且設計供水規模大于等于10m3/d或設計供水人口大于等于100人的供水工程,包含規模化水廠、小型集中供水工程。
3.規模化水廠:指設計供水規模大于等于1000m3/d或者設計供水人口大于等于1萬人的集中供水工程。
4.小型集中供水工程:包括千人供水工程、百人供水工程。千人供水工程指設計供水規模大于100m3/d且小于1000m3/d或者設計供水人口超過1000人且小于1萬人的農村集中供水工程,百人供水工程指設計供水規模大于10m3/d且小于100m3/d或設計供水人口超過100人且小于1000人的農村集中供水工程。
5.規范化小型供水工程:符合《小型農村供水規范化提升技術規程》要求的小型集中供水工程。
6.小型供水工程規范化建設和改造:按照國家有關建設標準,以保證供水安全和可靠,提升供水水量和水質保障程度為目標,對現有農村小型供水工程進行工藝改進、構筑物改擴建、主要單元更新和管理能力提升的活動。
7.小散工程:指小型集中供水工程和設計供水規模小于10m3/d且設計供水人口小于100人的分散供水工程。
8.縣域統管:指以縣域為單元,由專業化供水機構實施縣域或片區農村供水工程統一管理、統一運維、統一服務。
9.重點水源工程:指小(2)型及以上水庫和年引提(調)水能力10萬立方米以上的引提(調)水工程。
10.特殊干旱年份:指由于降水量顯著低于正常水平(本方案主要參考近20年的農村地區降水量),導致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年份。
11.易旱區域:指經常發生旱災的區域(本方案以我區有完整氣象記錄以來最嚴重旱情的2022年、打破自1961年以來特重高溫天氣持續時間最長記錄的2024年發生農村飲水干旱缺水涉及的鎮、村為基礎,結合實際情況綜合確定易旱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