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法定主動公開內容
>
預算/決算
>
決算
- [ 索引號 ]
- 115002227094780280/2022-00008
- [ 發文字號 ]
- [ 主題分類 ]
- 財政、金融、審計
- [ 體裁分類 ]
- 財政;其他
- [ 發布機構 ]
- 綦江區新盛鎮
- [ 有效性 ]
- 有效
- [ 成文日期 ]
- 2021-01-23
- [ 發布日期 ]
- 2021-01-23
重慶市綦江區人民政府新盛街道辦事處 2020年部門決算情況說明
重慶市綦江區人民政府新盛街道辦事處
2020年度部門決算情況說明
?
一、部門基本情況
根據《重慶市人民政府關于綦江區部分鎮街行政區劃調整的批復》(渝府〔2019〕42號)和《中共重慶市綦江區委重慶市綦江區人民政府關于文龍街道、新盛鎮行政區劃調整的通知》(綦江委〔2020〕4號)精神,成立新盛街道,下設綜合辦事機構和事業單位。
(一)綜合辦事機構
1.黨政辦公室。主要負責綜合協調、文秘、政協、武裝、審批服務管理等職責。承擔檔案、機要保密工作;督促檢查街道黨工委和辦事處各項決議和領導指示的貫徹落實;牽頭負責政務公開、政務咨詢、政務代辦服務的辦理;承擔街道黨工委和辦事處的日常事務、后勤工作。
2.黨群工作辦公室。主要負責基層黨建、紀檢、宣傳、統戰、編制、人事、民宗僑臺、群團等工作。承擔民意調查、村(社區)考核具體工作;承擔機關、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工作目標的制定、考核和獎懲工作;管理離退休干部、村(社區)干部;做好調研、信息、志愿者服務活動工作。
3.人大工委辦公室。負責宣傳貫徹憲法、法律、法規和上級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決議、決定,推進基層民主和法制建設;組織本轄區人大代表開展各項活動;聯系人大代表,負責征求、收集、整理、答復人大代表對街道工作的意見、建議;督促街道相關科室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意見和政協委員提案;負責區人大來文來函的聯絡、辦理;負責人大綜合文字材料的起草;在區人大常委會和選舉委員會的領導下,承辦本區域區人大代表的選舉等工作。
4.經濟發展辦公室(統計辦公室、農村經營管理辦公室)。主要負責經濟發展規劃與指導服務、農村經營管理、經濟社會統計、扶貧開發等職責。宣傳貫徹農業、工貿、旅游、農村經營管理及其法律法規;指導企業管理、生產、經營、技術改造和職工業務培訓;承擔科技推廣與普及工作。
5.民政和社會事務辦公室(衛生健康辦公室)。主要負責民政、退役軍人事務管理、教育、衛生、計生、文化、體育、社會救助、殘疾人事業、勞動就業、社會保障、老齡事業發展等職責。指導實施村(社區)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工作;負責社會事務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貫徹工作。
6.平安建設辦公室。主要負責法制、信訪、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防范和處理邪教等工作。宣傳貫徹執行中央、市、區關于政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社會穩定、信訪等方面的法律政策;承擔矛盾糾紛排查及人民調解工作;承擔重點地區整治、鐵路護路、視頻監控等工作;承擔禁毒、禁種鏟毒工作;承擔掃黑除惡專項工作。
7.規劃建設管理環保辦公室。主要負責村鎮規劃、村鎮建設、公路建設、環境保護、市政公用、市容環衛、農村環境整治等職責。承擔生態文明、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宣傳教育工作;協助違建整治工作;承擔建筑施工安全、房屋安全、地災防治工作;服務轄區內重點項目建設;承擔轄區內廉租住房的申報受理工作;承擔轄區防空防災一體化建設工作。
8.財政辦公室。主要負責財政收支、預決算、總會計、惠農資金兌付、財政資金監督檢查、績效評價、村級財務管理等職責。
9.應急管理辦公室。主要負責安全生產綜合監管、應急管理等工作;宣傳貫徹執行中央、市、區關于安全生產方面的法律政策,落實安全生產各項措施;承擔公共應急事件、救災搶險、車輛、船舶、礦山等方面工作。
10.綜合行政執法辦公室。主要負責集中行使依法授權或委托的農林水利、規劃建設、衛生健康、環境保護、文化旅游等領域的行政執法權。綜合行政執法辦公室與綜合行政執法大隊統籌運行。
(二)事業單位
1.社區事務服務中心。協助轄區內物業管理的監督管理,協調物業管理與社區、業主的關系;負責組織成立業主大會籌備組,監督業主大會籌備組開展工作,指導成立業主委員會;承擔轄區內業主委員會備案相關工作,指導業主委員會換屆工作,監督業主大會和業主委員會依法履行職責;負責轄區內物業服務糾紛投訴受理;負責指導社區召開物業管理聯席會議,協調解決物業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協助監管物業專項資金使用。
2.農業服務中心。承擔農機、農產品質量、農村清潔能源(沼氣、太陽能)、漁業船舶、林業、水利、防汛抗旱、水產、畜牧獸醫、氣象等方面的事務性工作;承擔農村經營管理、重大技術推廣、信息服務、資源環境保護、災害防治等方面的事務性工作;承擔農村土地承包管理、農民負擔監督管理、農村集體資產管理等方面的事務性工作;承擔扶貧開發、鄉村振興方面的事務性工作;協助開展惠農資金補貼工作。
3.文化服務中心。承擔宣傳、文化、體育、廣播電視、科技培訓等方面服務工作。開展文化宣傳、交流、文藝活動組織實施;承擔農家書屋(圖書室)及協助農體工程監督管理工作,協助監督管理轄區文化市場。
4.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所。承擔勞動就業、社會保障、城鄉醫保、退休人員社會化服務和管理等工作。宣傳貫徹落實社會保障、勞動就業等相關法律法規;承擔農村勞務綜合開發、管理工作;承擔城鄉醫保、城鄉社保的參?;I資工作;協助開展勞動監察執法、勞動爭議調解等勞動權益保障服務工作;指導村(社區)開展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指導村(社區)開展勞動就業與社會保障工作。
5.退役軍人服務站。主要負責做好退役軍人關系轉接、聯絡接待、困難幫扶、信息采集、情況反映、立功喜報、懸掛光榮牌和“八一”、春節等節日以及重大變故走訪慰問等具體事務,搭建政策咨詢、幫扶援助、溝通聯系、學習交流等活動場所。
6.綜合行政執法大隊。與綜合行政執法辦公室統籌運行,主要負責集中行使依法授權或委托的農林水利、規劃建設、衛生健康、環境保護、文化旅游等領域的行政執法權。
7.城鄉管理服務中心。負責城區市政、環衛方面管理服務工作和農村綜合環境整治相關工作;負責農村環境衛生、道路河流工作;定期巡查城區背街小巷的清潔衛生情況;管理維護城市相關基礎設施;協助市容市貌整治工作。
二、部門決算情況說明
(一)收入支出決算總體情況說明
1.總體情況。2020年度收入總計4,090.61萬元,支出總計4,090.61萬元。收支較上年決算數 減少40.47萬元、 下降1%,主要原因是我單位積極響應上級號召,嚴格執行上級財政部門下發的“關于黨和政府帶頭過緊日子”的10條準則,進一步深化財政管理改革,優化支出結構,全年開支按年初財政預算執行,堅決做到撥款有預算,支出有計劃。
2.收入情況。2020年度收入合計4,056.50萬元,較上年決算數減少44.58萬元,下降1.1%,主要原因2020年,上級財政撥款收入減少。其中:財政撥款收入4,056.50萬元,占100%;事業收入0.00萬元,占0%;經營收入0.00萬元,占0%;其他收入0.00萬元,占0%。此外,使用非財政撥款結余0.00萬元,年初結轉和結余34.11萬元。
3.支出情況。2020年度支出合計4,056.50萬元,較上年決算數減少44.58萬元,下降1.1%。其中:基本支出 1,871.67萬元,占46.1%;項目支出2,184.83萬元,占53.9%;經營支出0.00萬元,占0%。此外,結余分配0.00萬元。
4.結轉結余情況。2020年度年末結轉和結余34.11萬元,較上年決算數增加4.11萬元,增長13.7%,主要原因是年底轄區稅收在小幅上漲。
(二)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總體情況說明
? 2020年度財政撥款收、支總計4,090.61萬元。與2019年相比,財政撥款收、支總計各減少40.47萬 元,下降1%。
(三)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1.收入情況。2020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收入3,542.30萬元,較上年決算數增加329.32萬元,增長10.2%。較年初預算數 增加48.60萬元,增長1.4%。此外,年初財政撥款結轉和結余4.11萬元。
2.支出情況。2020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3,542.30萬元,較上年決算數增加329.32萬元,增長10.2%。主要原因是因機構改革,原隸屬于區農業農村委、區住房城鄉建委的畜牧站、村建所下沉到街鎮,導致單位財政支出增加。較年初預算數 增加44.49萬 元,增長1.3%。主要原因與機構改革一致。
3.結轉結余情況。2020年度年末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結轉和結余4.11萬元,較上年決算數增加4.11萬元。
4.比較情況。本部門2020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主要用于以下幾個方面:
(1)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355.00萬元,占38.3%,較年初預算數增加1431萬元,下降5%。
(2)國防支出1.30萬元,較年初預算數增加1萬元,增長23%。
(3)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支出44.60萬元,占1.3%,較年初預算數減少4.11萬 元,下降8.4%。
(4)社會保障與就業支出1,146.50萬元,占32.4%,較年初預算數增加1241萬元,下降0.8%,主要原因為人員編制增加,人員類保險支出相應增加。
(5)衛生健康支出113.50萬元,占3.2%,較年初預算數增加48.60萬 元,增長74.9%,主要原因是與上述機構改革人員增加一致。
(6)城鄉社區支出218.00萬元,占6.2%。
(7)農林水支出571.50萬元,占16.1%,較年初預算數增加524萬元,增長8.3%,主要原因是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增加。
(8)住房保障支出71.10萬元,占2%,較年初預算數增加116萬元,增長63%,主要原因是機構改革,人員增加,需保障人員福利。
(9)災害防治及應急管理支出20.80萬元,占0.6%。
(四)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 2020年度一般公共財政撥款基本支出1,871.67萬元。其中:人員經費1,327.99萬元,較上年決算數增加218.79萬 元,增長19.7%,主要原因是2019年底機構改革,原村建所、畜牧獸醫站編制下沉到街道,導致人員增加。人員經費用途主要包括工資福利待遇及社會保險費。公用經費543.68萬元,較上年決算數減少58.40萬元,下降9.7%。
(五)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決算情況說明
? 2020年度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年初結轉結余30.00萬元,年末結轉結余30.00萬元。本年收入514.20萬元,較上年決算數減少373.90萬元,下降42.1%,主要原因是土地出讓金減少。本年支出514.20萬元,較上年決算數減少373.90萬元,下降42.1%。
三、“三公”經費情況說明
(一)“三公”經費支出總體情況說明
2020年度“三公”經費支出共計24.82萬元,較年初預算數減少5.18萬元,下降17.3%,主要原因是積極響應上級號召,公務接待只減不增,機關干部出行,盡量打捆使用。 較上年支出數減少0.70萬元,下降2.7%。
公務車運行維護費14.80萬元,主要用于機關公務用車維修維護,及派出所消防用車維修維護。費用支出較年初預算數減少3.20萬元,下降17.8%,主要原因是機關人員打樣捆使用車輛,極大地整合了資源使用率。較上年支出數減少0.30萬元,下降2%。
公務接待費10.01萬元,主要用于接待市級扶貧專項檢查、督查等工作。費用支出較年初預算數減少1.99萬元,下降16.6%,主要原因是區級部門接待減少。較上年支出數減少0.40萬元,下降3.8%,。
(二)“三公”經費實物量情況
2020年度本部門因公出國(境)共計0個團組,0人;公務用車購置0輛,公務車保有量為4輛;國內公務接待160批次1,430人,其中:國內外 事接待0批次,0人;國(境)外公務接待0批次,0人。2020年本部門人均接待費70.02元,車均購置費0.00萬元,車均維護費3.70萬元。
四、其他需要說明的事項
(一)機關運行經費情況說明
2020年度本部門機關運行經費支出543.68萬元,機關運行經費主要用于主要用于辦公費、印刷費、郵電費、水電費、物管費、差旅費、會議費、培訓費及其他商品和服務支出等。 機關運行經費較上年決算數減少58.40萬元,下降9.7%,主要原因是人員厲行節約意識強化,機關。
本年度會議費支出22.21萬元,較上年決算數減少34.28萬元,下降60.7%,主要原因是村居會議與機關會議盡量少開或打捆召開。本年度培訓費支出 5.01萬元,較上年決算數減少0.50萬元,下降9.1%,主要原因是減少一切非必要培訓。
(二)國有資產占用情況說明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本部門共有車輛4輛,其中機要通信用車2輛、應急保障用車1輛,特種專業技術用車1輛。
(三)政府采購支出情況說明
2020年度本部門政府采購支出總額550.92萬元,其中:政府采購工程支出550.92萬元授予中小企業合同金額550.92萬元,占政府采購支出總額的100%,其中:授予小微企業合同金額 550.92萬元,占政府采購支出總額的100%。主要用于采購場鎮垃圾收運,人居環境工程采購等。
五、專業名詞解釋
(一)財政撥款收入:指本年度從本級財政部門取得的財政撥款,包括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和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
(二)事業收入:指事業單位開展專業業務活動及其輔助活動取得的現金流入;事業單位收到的財政專戶實際核撥的教育收費等資金在此反映。
(三)經營收入:指事業單位在專業業務活動及其輔助活動之外開展非獨立核算經營活動取得的現金流入。
(四)其他收入:指單位取得的除“財政撥款收入”、“事業收入”、“經營收入”等以外的收入,包括未納入財政預算或財政專戶管理的投資收益、銀行存款利息收入、租金收入、捐贈收入,現金盤盈收入、存貨盤盈收入、收回已核銷的應收及預付款項、無法償付的應付及預收款項等。各單位從本級財政部門以外的同級單位取得的經費、從非本級財政部門取得的經費,以及行政單位收到的財政專戶管理資金反映在本項內。
(五)使用非財政撥款結余:指單位在當年的“財政撥款收入”、“事業收入”、“經營收入”、“其他收入”等不足以安排當年支出的情況下,使用以前年度積累的非財政撥款結余彌補本年度收支缺口的資金。
(六)年初結轉和結余:指單位上年結轉本年使用的基本支出結轉、項目支出結轉和結余、經營結余。
(七)結余分配:指單位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所得稅、提取專用基金、轉入非財政撥款結余等當年結余的分配情況。
(八)年末結轉和結余:指單位結轉下年的基本支出結轉、項目支出結轉和結余、經營結余。
(九)基本支出:指為保障機構正常運轉、完成日常工作任務而發生的人員經費和公用經費。其中:人員經費指政府收支分類經濟科目中的“工資福利支出”和“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公用經費指政府收支分類經濟科目中除“工資福利支出”和“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外的其他支出。
(十)項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為完成特定行政任務和事業發展目標所發生的支出。
(十一)經營支出:指事業單位在專業業務活動及其輔助活動之外開展非獨立核算經營活動發生的支出。
(十二)“三公”經費:指用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安排的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公務接待費。其中,因公出國(境)費反映單位公務出國(境)的國際旅費、國外城市間交通費、住宿費、伙食費、培訓費、公雜費等支出;公務用車購置費反映單位公務用車購置支出(含車輛購置稅);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反映單位按規定保留的公務用車燃料費、維修費、過路過橋費、保險費、安全獎勵費用等支出;公務接待費反映單位按規定開支的各類公務接待(含外賓接待)支出。
(十三)機關運行經費:為保障行政單位(含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運行用于購買貨物和服務等的各項公用經費,包括辦公及印刷費、郵電費、差旅費、會議費、福利費、日常維護 費、專用材料及一般設備購置費、辦公用房水電費、辦公用房取暖費、辦公用房物業管理費、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以及其他費用。
(十四)工資福利支出(支出經濟分類科目類級):反映單位開支的在職職工和編制外長期聘用人員的各類勞動報酬,以及為上述人員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等。
(十五)商品和服務支出(支出經濟分類科目類級):反映單位購買商品和服務的支出(不包括用于購置固定資產的支出、戰略性和應急儲備支出)。
(十六)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支出經濟分類科目類級):反映用于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支出。
(十七)其他資本性支出(支出經濟分類科目類級):反映非各級發展與改革部門集中安排的用于購置固定資產、戰略性和應急性儲備、土地和無形資產,以及構建基礎設施、大型修繕和財政支持企業更新改造所發生的支出。
六、決算公開聯系方式及信息反饋渠道
本單位決算公開信息反饋和聯系方式:雷小娟 02361288527